发布日期:2025-02-05 04:29 点击次数:75
杨公《葬法倒杖》之<倒杖十二法>原图文解析
怹烎地理 2025.01.25
图片
前言
杨公倒杖十二法是以龙脉脉气的强弱和流动路线为标准来点穴的方法。倒杖十二法相对于“窝钳乳突”四大穴法是一种更精确的点穴方法。
倒杖十二法是找穴位的标准,并非是用倒杖十二法找到的穴位都是吉利的,这十二种穴位有吉凶之分。
倒杖十二法包括:顺杖、逆杖、缀杖、离杖、开仗、对仗、没杖、截杖、穿杖、缩杖十种吉利的穴位和顿杖、犯杖两种凶的穴位。
图片
倒杖總論一篇
圖括附并載諸家葬法以悉倒杖之旨,自此至司馬頭陀論葬入法皆葬法也,專論穴中消息之徵作法之妙,又非穴法矣。
倒杖者,葬家立穴放棺消息凖的之要法也,大较各因其入首星辰脉络自然之勢,順適其情不違其理的,知生氣所鍾因放棺以乘之,俾前後左右合乎天然,雖氣有遷流而枕圓,就尖不逾界,穴微茫之水,水交氯止是小明堂,第二合水是中明堂,穴之淺深應與之益,此则一定不移穴,穴皆然之矩度也,脉變無窮法。總十杖虽云圖論之詳,尤貴心目之巧察之會之,慎毋失之其安也可幾矣,若夫頓者,頓於未止,犯者,犯其死氣違乎生氣,之乘害乎骨骸,之藏一也苟不明,十杖真踪不流於頓犯者,幾希前十是法後二簡,非惟研幾極微,心契於法者能無舛焉。
图片
师尊解析:
倒杖乃是风水家借助标竿来明确立穴放棺的前后左右、上下深浅等部位的方法。葬法通常都离不开急势趋向缓势,缓势趋向急势。
杖,就是用于确定穴位的标竿。
缪希雍在《葬经翼》中提到:“倒杖,是葬家确立穴位、放置棺木、获取精准信息的关键方法。大体上,要依据入首星辰的脉络自然态势,顺应其情状,不违背其道理,从而知晓生气汇聚之处,据此放置棺木以承接生气。”
倒杖放置棺木,是风水术中承接生气的最后关键环节,即便地形良好、态势上佳,但若葬法有误,那么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因此,在立穴放棺时,切不可损伤龙脉、偏离龙脉,不能不分辨深浅干湿;高低深浅不可有分毫之差,否则不但没有吉祥,还会有凶险。
《天宝经・葬法第一》中说:“阴阳二路如果能明晰,倒杖应当一次就能成功,既要知晓标竿的深浅,也要明白后面的承接与前面的迎接,承接迎接如果有误就难以获福,顺逆只要稍有差错就会有兴衰。” 在入手处穴后水的上分之处立一根竿,在穴前明堂合水处也立一根竿,用绳索牵系,作为标准,接着依据龙脉来势的高低起伏、缓急顺逆,确定穴位的深浅、左右和前后。
其基本方法为:手持杖竿指明来脉的入路,以确定其内气,再转身查看杖竿所指,以观察其外气。然后将杖竿后端对着峦头的圆顶,前端对着朝案砂的交会点,把杖竿放倒在地上,沿着其走向标记出一条纵线,再根据左右护砂山的形势,标记出垂直于纵线的横线,这便是 “天心十道” 线。将杖竿竖立在天心十道线的交叉中心点上,观察来脉以确定穴位。
图片
十二倒杖圖文及解析
一、顺杖
原文:
凡順杖之法,遇龍勢懶緩,脉微屈曲方,可用順杖,正对入脉而下挿,中順來勢以放棺直施,關接之功不藉,饒减之法,葬後發福綿長,脉善雌穴用順杖。
脉善迢迢势软平,
委蛇退卸似蜒行;
氣從腦入棺中正,
順杖仙機妙入神。
順杖圖
图片
注解:脉缓中落用顺杖以正受,谓之撞。穴如龙势软活,脉情逶迤,不藉饶减。凑脉葬吞,阳来阴受,阴来阳提,直奔直送是也。要下砂逆关前案,特朝胎水,交结于前,大小横过锁断,作福必大。然不可以棺头正顶其气,恐气冲脑散。
师尊解析:順杖
核心要点:当山脉的脉络比较平缓且在中间落下时,使用顺杖的方法来确定穴位,这也被称为 “撞”。如果山势比较柔和、灵动,山脉的走势蜿蜒曲折,就不用考虑山势的增减变化。要靠近山脉的脉络下葬,让棺木仿佛 “吞噬” 山脉的气息。如果是阳气来就用阴的方式承接,阴气来就用阳的方式提取,直接迎着山脉的走势(埋葬)。不过,棺木头部不能正对着山脉的气息,不然气息太冲会导致气散。
外部环境要求:需要前方有下砂逆向关拦,前面的案山特殊朝拱,像胎水一样的水流在前面交汇,有大小不同的山体横向阻拦,这样能带来很大的福泽。
二、逆杖
原文:
凡逆杖之法,龍势雄長,氣豚急硬,宜饒歸一邊逆倒杖放棺而側受挫,急勢而歸緩地,葬後發福甚驟,忌用顺杖犯杖。
急硬冲來氣势雄,
放棺切忌直當鋒;
氣從耳入微斜受,
逆杖饒偏始有功。
逆杖圖:
图片
注解:脉急中冲用逆杖,以旁求龙之倚穴,如龙势雄强,气脉急硬,饶减转跌。避煞葬吐,拂耳枕臂,挫急归缓,斜倚直倚是也。要众山拱固,众水交结,明堂平正,四兽咸备,作福甚速。
师尊解析:逆杖
核心要点:当山脉的脉络急促并且是从中间冲过来时,使用逆杖,从旁边寻找龙穴。如果山势雄伟强劲,气脉刚硬急促,就要考虑山势的增减变化并且山势转折跌落。避开煞气下葬,穴位就像在山的耳边或者手臂旁边,把急促的山势变得缓和,斜着或者直接依靠山势。
外部环境要求:需要周围的山都拱卫稳固,众多水流交汇,前方的明堂平坦端正,四周的山势(四兽)完备,这样能很快带来福泽。
三、缩杖
原文:
凡縮杖之法,來脉緩而短,其脉冲奔在顶,百會之間必發小突如雞心狀,以其融結上聚,宜縮入腦頭正倒杖,凿整開天庭放棺,故曰蓋穴名縮杖,下後人財大旺,發福悠久。
势短來徐上聚高,
氣藏百會產英豪;
放棺凑紧當中截,
縮入天庭不用饒。
饒者,讓也,即抛出也;减者,截去也,即凑入也。
縮杖圖:
图片
注解:脉甚急,就顶盖曰缩,有如柱剑之聚环头者,谓之降煞穴、坐煞穴、寒桶漏穴是也。如四山高峻环抱,本山低缠而脉短,打开百会凑紧盖,送拂顶斗脉葬之,使之乘气。要四兽全备,并不孤露,主后跌断复起,穴前明堂又有一泓真水者方结,否则粗气未脱,八风交吹。
师尊解析:缩杖
核心要点:当山脉的脉络非常急促时,就在山顶下葬,这被称为 “缩”。就像柱子或者剑的顶端聚集环绕的样子,这种穴位被称为降煞穴、坐煞穴、寒桶漏穴。如果四周的山高大险峻并且环抱,本山比较低矮并且山脉短小,就要打开头顶(百会)位置,靠近并且紧密盖住,把棺木顺着山脉的气息下葬,让它能够承接气息。
外部环境要求:需要四周的山势(四兽)完备,不能孤立暴露,后方要有山势跌断之后再升起的地形,穴位前方的明堂要有一片真正的水汇聚,否则就是粗气没有消散,四面八方的风都会侵扰。
四、缀杖
原文:
凡綴杖之法,以其來脉勁直,以殺氣既脫之前,取生氣已闌之後,脫脉二三尺正倒仙杖,大堆客土,長接高?以續豚,此謂綴杖,葬後朝貧暮富。脉急黏穴用綴杖。
勁势衝來不可回,
到頭急殺上崔巍;
放棺脱殺乘生氣,
綴杖能令發似雷。
綴杖圖:
图片
注解:势强脉急,就山麓低缓处顶脉实粘,故曰缀。当脉则大斗,脱脉则犯冷。乃于息气已脱之前,劲气既阑之后,稍离三尺,缓其悍急,使其冲和,谓之脱煞粘穴。要四兽皆低,并不凌压,真气滴落,众水有情方结,不然脱气尖脉,难免泥水之患。
师尊解析:缀杖
核心要点:如果山势的力量很强,脉络很急,就在山麓比较低缓的地方顶着山脉的脉络稳稳地粘连,所以叫缀。如果正对着山脉的脉络就会有很大的冲撞,如果脱离了山脉的脉络就会有冷退的情况。就在气息已经开始脱离之前,强劲的气息已经消散之后,稍微离开三尺左右,缓和它的急促,让它变得中和,这被称为脱煞粘穴。
外部环境要求:四周的山势(四兽)都比较低矮,不会有欺压的感觉,真正的气息像水滴一样落下,众多的水流要有情才会形成穴位,否则脱离了山脉的气息或者是尖细的脉络,很难避免泥水之类的祸患。
五、穿杖
原文:
凡穿杖之法,以其來勢上直下無,堂氣稍停緩處必开腌臍窩,其法取中停,或十字或剪刀交,倒杖放棺横枕,樂以靠棺,首截直脉而注,棺腰如鬧斧,眼如撞鐘槌者,穿杖也,葬後發福久遠。
上剛下急势棱帽,
好覓中停撞樂星;
十字剪交横受脉,
仙人穿杖有誰能。
穿杖圖:
图片
注解:形仰口小用穿杖。如瘦体削木,气脉浅促,串其所来。取宛宛之中,凿孔穿入,侧撞斜插,横撞深插,谓之被煞穴,却不可错认欹斜扫荡以误人。
师尊解析:穿杖
核心要点:如果山势的形状是仰着的并且开口小,就使用穿杖。比如像瘦长的削木形状,气脉比较浅并且急促,要顺着气脉来的方向。在比较宛转的地方,凿一个孔穿进去,侧面撞击或者斜着插入,横着撞击或者深深插入,这种被称为被煞穴,但不要错认成歪斜或者扫荡的地形而误导别人。
六、离杖
原文:
凡雕杖之法,龍脉雄急,却以脚下卸落平坡,或如金盤棋局以樂應齊登,宜就平坡倒杖,脫本脉之急而浮遥,或取微凸之上,或在窩中略去二三尺土,高堆客土爲墳,後出寬廣之士,慎勿深掘。郭氏謂“坦夷宜深,涸燥宜淺”,言定穴之淺深,非言地勢也。
勢雄氣猛峻無停,
脫卸鋪毡展席平;
離脉就停中倒杖,
如盆中正疊成墳。
離杖圖:
图片
注解:脉甚急就龙虚粘曰离,有如悬笔之垂珠滴者,谓之脱煞穴、抛穴、接穴、大阳影光穴,悬棺长鬣封是也。如龙雄势猛,卸落平洋,结成盘珠,铺毡展席,遥对来脉,垒土浮□,高大为坟,便知聚气须用客土堆成,要有微窝靥或草蛇灰线者方结,否则旺气未平,必主灾祸。
师尊解析:离杖
核心要点:当山脉的脉络很急促就靠近龙(山势)虚虚地粘连,这被称为 “离”。就像悬着的笔下面垂着的珠子一样,这种穴位被称为脱煞穴、抛穴、接穴、大阳影光穴、悬棺长鬣封。如果山势雄伟,力量很猛,然后卸落形成平洋地形,像盘起来的珠子一样,地面像铺开的毡子或者席子,远远地对着来脉,堆起土堆,要堆得高大作为坟茔,要知道聚集气息需要用外来的土堆成,并且要有微小的凹陷或者像草蛇灰线一样若有若无的迹象才能形成穴位,否则旺盛的气息没有平定,必然会导致灾祸。
七、没杖
原文:
凡没杖之法,因乳頭肥大圓滿,必大開明堂瀾作塋墓,鑿金井於塋基之中心放棺,以葬與脉一線泯没,故曰没杖。葬後人丁官爵悠長。乳大脉突用没杖。
乳肥面滿脉微茫,
法有開金取水方;
潤大開塋中接氣,
酌量没杖始相當。
没杖圖:
图片
注解:形俯面饱用没杖。如肥乳顽金,气脉微茫,乘其所止,开金取水,阔理台道,端正沉葬,谓之葬煞穴,却不可错认顽硬天罡以误人。
师尊解析:没杖
核心要点:如果山势的形状是俯伏的并且山体饱满,就使用没杖。比如像肥硕的乳状或者顽固的金形山,气脉比较微弱模糊,就在气脉停止的地方,打开山体取用地下水,拓宽墓道,让棺木端正沉稳地下葬,这种被称为葬煞穴,但不要错认成顽固坚硬的天罡地形而误导别人。
八、对杖
原文:
凡對杖之法,以脉直昂,忽然低下,居高則急居,单則弱上無停下無平,兩旁則不結,只於高低相接之所倒放杖棺,是爲對杖,但高脉直張急殺未盡,雖龍真發福,不免成敗有焉。
上直中平下忽低,
剛柔順逆兩相宜;
只堪對杖棺中正,
發福須交吉半之。
對杖圖:
图片
注解:上刚下柔,就刚柔交接处对脉中扦,故曰对。盖居高则峻急,处卑则微软,乃于高低相代之所,干湿暂判之间,平分缓急,刚柔相济,中正对撞,随势裁成,使其得宜,谓之中聚撞穴。要左右相登,并无凹陷,穴情明白,生气呈露方结,不然上泄下陡,难免土蚁之患。
师尊解析:对杖
核心要点:如果山势上面刚硬下面柔软,就在刚硬和柔软交接的地方对着山脉的脉络中间下扦,所以叫对。因为位置高的地方山势峻急,位置低的地方山势微软,就在高低变化的地方,干湿刚刚能区分开的时候,把山势的缓急平分,刚柔相互协调,正正地对着撞击山脉的脉络,根据山势裁剪合适的穴位,让它恰到好处,这被称为中聚撞穴。
外部环境要求:左右两边的山势要相互匹配,没有凹陷,穴位的情况清晰,有生气显露才能形成穴位,否则上面泄气下面陡峭,很难避免土蚁之类的祸患。
九、开杖
原文:
凡開杖之法,脉勢雄硬,上之則冲殺難當,下之則氣散不結,别尋生氣趨向何邊,看左右相顧之水收前後朝應之山稍離來脉,此謂開杖。經云:直殺冲中奪葬,其旁然止,離二三尺不可太脫脉也,倚左長先發,倚右小先發,側受倚穴用開杖。
直冲中殺不堪遷,
堂氣歸隨在雨邊;
倚脉稍離三两尺,
法中開杖最精元。
開杖圖:
图片
注解:?
师尊解析:开杖
开者,龙势直冲当头,有煞对顶,中分其脉,两边受穴,分开一脉而作两穴,脱中间煞而傍脉倚穴者也。盖开杖之法最难,当脉则冲煞而祸速,脱脉则无气而须防绝。故分开两旁,收其左右相顾之意,倚其中抽平分之势,须翕其应乐山,纳其堂气,循脉雄强于弱之处裁穴,方为合式。必须穿心出帐,直来直受,正向正坐,不畏直硬。但傍城借主,或饶或减,或虚或实,皆随局裁成,而不使其有毫厘之间隔者,此正开也。又有一等结作,来势雄急相同,但应乐.堂气.砂水.朝案俱聚归一边。聚归左则倚左立穴,聚归右则倚右立穴,其不敢当脉之中间而受穴则一原因也,大抵多用倚.挨.并三作法,煞气在中,不可轻犯;面前砂嘴,不宜直长。尖闪唇脐,务宜横阔。堂水不拘来去横过,但只见其聚.不见其直泄即可。盖因龙雄气盛,所以中脉不敢受穴,斯则借脉立穴,发达甚速,力量亦重,故曰'直冲中煞不堪扦,堂气归随在两边。依脉稍离二三尺,法中开杖最精元”,即指开杖。
十、截杖
原文:
凡截杖之法,來脉直瀉而下,上既不住,下又凌壓,於稍弱處氣行血通之所,對中闌截取正放棺,如騎馬名截杖,眞停正止,截得氣住,富貴雙全,久遠然水本兩分,初年未免小敗,旋復興隆也。
上雄直瀉下憑陵,
稍弱中間必有停;
其法龍腰騎龍脊,
仙機截杖是真經。
截杖圖:
图片
注解:山长直体用截杖。如骑马脊,然气脉不住,直卸前去,于稍停弱缓之处,四证有情之所,求觅微窝,随脉骑截,依法造作,谓之栏煞,即直截横截,骑龙斩关之穴是也。
师尊解析:截杖
核心要点:如果山是长且直的形状,就使用截杖。就像骑马的脊背一样,气脉不停留,直接向前卸去,在气脉稍微停顿、变弱变缓的地方,四周的山势(四证)有情势的地方,寻找微小的凹陷,顺着山脉的走势像骑马一样截断,按照规则建造穴位,这被称为栏煞,就是直截或者横截、骑龙斩关这样的穴位。
十一、頓杖
原文:
凡頓杖者,來勢本剛,落脉又險,時師未明,勉强關殺,真撞以遭急射之凶,葬後人財衰耗,不吉
到頭崎峻勢還雄,
凑脚當鋒不免凶;
時人不曉安困頓,
養屍無益應家窮。
頓杖圖:
图片
注解:?
师尊解析:顺杖
顺者,顺乘本山之来脉而受穴者也。须其后龙已经剥换,脱煞得尽。及至将入手处,不强不弱,不必饶减,微微一脉,迤递而来,无直冲剑脊。细看则其来清奇而真正,远视则其脉若散漫而难收。在穴场视之,则见穿心对顶,朝案端正,龙虎和平,堂水中聚,分合清确,球檐界限,证佐分明,唇脐端圆,正接来脉而下,及登其结作之顶,则细嫩曲屈之玄折出,起伏顿跌横飞直冲。局若对顶而实不对顶,脉若穿心而实不穿心。或阳来而阴结,或阴来而阳结;无直来直受之疵。然两边夹辅之水,均之欲其正聚于内外之堂,虽或倒左右,终正聚而中出。大抵作法多以盖.撞.吞.沉四法。结此顺局,须后龙力量厚重,结极贵之穴,顺杖方发福也。否则,龙体贱微,则顺杖局端不发福。故顺杖之诀不在于局,而在于龙。顺杖适用于来脉缓和,煞已脱尽,结合天心十道顺着脉气下穴。
十二、犯杖
原文:
凡犯杖者,其脉死硬,元武嘴長帶殺,誤扦嘴穴,此爲犯杖。
龍雄元武嘴尖長,
嘴上安墳殺氣昂;
此是亂埋爲犯杖,
翻棺倒骨見刑傷。
犯杖圖:
图片
注解:饶龙减虎,犯过脉中,如侵境相犯之犯,即弃死挨生,外趋堂气者是也,此多乳突结。
师尊解析:犯杖
核心要点:避开龙(山势)而减少虎(山势)的影响,侵犯山脉的脉络中间部分,就像侵犯别人的领地一样,也就是放弃没有生气的地方靠近有生气的地方,向外趋向明堂的气息,这种情况大多是在乳突形状的山势处结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